龙驹狮舞是中国典型的民间舞蹈之一。在万州区各地可见,而且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文化底蕴。自蜀汉章武元年(219年)从山西黄河流域传入成都,后又辐射至三峡地区的万州、梁平、开县等地方,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。
龙驹狮舞历经风雨沧桑,表演形式多变,可一人表演独脚狮,可多人表演群狮舞。龙驹狮舞与其他地区的狮舞相比较,独特之处在于耍梅花桩、“高空上桌”和群狮混合演。表演时,旁边有锣、鼓、钹等民间打击乐助兴,狮头前还有“笑和尚”逗乐,狮子一般为两人玩,即一前一后,一张一驰,一高一底,一上一下,配合得当。
重大节日,如春节、民间文化节或重大庆典活动,在万州总少不了狮舞登台。狮舞表演不择场地,田间地头、农家小院、路口、广场、舞台均可表演。如遇庆贺活动,还要说上几句吉利的恭维话,如:“狮子玩得团团转,老板生意大如天”;“狮子门前坐一坐,来年生意真不错”。说的话欢快、活泼、诙谐。龙驹狮舞拥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,是万州乃至三峡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表演艺术。
2011年4月,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龙驹狮舞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市级代表性传承人:成良全